进入6月以来,全国各地持续高温,带动用电负荷激增,全网用电高峰也正式到来。相关电力部门都在全力以赴做好电力保供工作,确保满足各地用电用能需求。
据新华社报道,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正战高温保供电,入夏以来,用电负荷持续走高,近期最大负荷已突破9亿千瓦。
有些省市,也倡导社会践行绿色节能办公,减少日常不必要的生活用电。倡导工业企业科学调整和合理安排企业生产计划,通过调班运营、错峰运行等方式,主动支持缓解用电高峰时段供电压力,积极采用符合国家能耗标准的节能设备,避免设备空载运行,规范使用空调、照明等用电设备设施,减少非生产、非必需用电,最大限度节约电力电量,降低用能成本。
应对用电高峰,实现节约用电,除了进行人为的倡导、执行之外,还可利用“智能配电”监管平台,帮助高耗能企业实现有效、有据的用能管理。
什么是“智能配电”?
智能配电是利用物联网技术、无线网络技术、云平台技术等最新的先进技术,对用电设备及配电过程进行监测、集抄、统计、分析以及运行管理。通过对配电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分析,实现对电力参数的有效监测、事件分析、隐患报警以及电能量成本的统计分析和监控,以实时数据为支撑,帮助用户实现配电环节的实时监测控制、及时分析预防配电事故、合理分配电能资源,以此提高用电的安全可靠性和智能化管理水平。
“智能配电”如何应对用电高峰?
1
智能化节约用电
智能配电能帮助完成节能过程,如下班杜绝长明灯、电源断电等,虽然每个企业、场所都倡导要人走关灯、下班断电,但是真正做到的却非常少,大部分的人下班可能只关了电脑没有给电脑断电,手机拔了充电线却24小时插着,这些貌似非常微小的行为,以少聚多,浪费的确实大大的能源。
智能配电能对企业用电进行分类化管理,如设置8小时供电、12小时供电、24小时供电,根据供电时长不同进行区域自动断电处置,减少因人为不记得而导致的浪费。
2
挖掘节能方式
通过智能配电监控系统,对整个用电过程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判断,建立数据模型,通过数据模型的建立帮助企业管理者及时发现用电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行为,如有出现非正常用电行为、异常用电量变化等,以此来分析是否出现了设备的异常或者操作失误等问题。
通过用电数据的比对,挖掘更合理的节能方式,如设备操作员的操作方式、设备保修的周期都有可能影响用电设备的耗能情况,经常长时间的数据统计,总结出更节能的生产方式。
3
错峰用电监控
错峰生产是用电高峰期大部分企业保障生产和减少用能成本最常用的方式之一,为了保障日常生活供电,到了用电高峰期,各地都会采用一定的经济杠杆来平衡用电供需。电能“尖峰平谷”曲线式收费方式,是指将每日的时段划分为3-5个时间段,用电高峰期电费上浮,用电低谷期电费下浮,通过这个方式来推动高耗能企业进行错峰生产,减缓用电高峰期的供电压力。
智能配电系统能够实现“尖峰平谷”用电情况的自动化统计,根据当地的电价政策,进行时段设定,自动统计企业在各时段的用电量及电费详细数据,用企业降低用能成本提供数据支撑。
节能是一种美德,也是我们每一个社会主体应尽的义务,每个人从自己做起,合理用电、节约用电,共创低碳优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