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消防火灾事件中闹得沸沸扬扬的就是山西吕梁煤业公司办公楼发生的特大火灾事件。这场火灾共造成26人遇难,38人受伤。虽已追责问责,但是自此26个家庭毁于一旦,这个后果谁来承担。
一个堂堂的煤业公司,一次火灾造成如此大的人员伤亡,到底是监管不利还是不作为?
据悉,在火灾发生前的几天,该单位还根据上级的指示,举办了安全教育活动,给员工和领导播放了安全警示教育宣传片。
类似的宣传教育活动稍具规范的企业每年都会定期举办,用以警示所有人,注重安全。但是效果有多大?是形式主义还是落到实处?
安全监督大检查,排查安全隐患,领导莅临现场,做做宣讲,拍拍照片,这是目前很多安全督查的流程,那么作用到底有多少呢?
火灾的发生往往起源于不起眼的细节之处,特别是电气火灾,让人防不胜防,仅仅只靠宣讲、加强教育、偶尔巡检恐怕远远不够。火灾的发生不定点、不定时,肉眼所及恐难监管全面。
本次事件发生之后,追责、全省大检查也是无济于事,难以挽回惨状。每次大事件之后都会有类似的流程,但是还是有下一次以及下下次。根本问题在于没有解决根源。
真正的亡羊补牢该是怎样的呢?
哪里有洞补哪里。
第一个洞,安全隐患存在却没有及时解决。这次起火的源头是吊篮,吊篮是靠电来控制的,且吊篮量大易燃,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却没有在此处采取更多的预防办法。
第二个洞,监管不利发现不及时。火势能迅速蔓延发展成大火,发现及时性也有待提高。吊篮位于高处,现场的人发现不及时也是情有可原,但是作为一个注重安全的企业,是否应有配套的监管设施呢?安全保障光靠开几次会是无法根本解决问题的。
第三个洞,消防设施配备不齐全。在火灾发生之后,现场灭火出现了灭火器不够用,灭火器够不着的问题,难道现场没有喷淋系统,没有消火栓?具体情况不得而知,但是想必如果消防设施配套到位,伤亡应该会降低一些。
为什么智慧消防监管方式会兴起并快速发展,根本原因还是人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火灾监管方面,如果只是靠人来监管,不仅很多看不到的地方监管不到,而且监管时间上也不能做到全时段覆盖。而智慧消防的出现是为了更好的实现监管的全面性和及时性。
亡羊补牢就应该从这方面着手,全面大检查排查出来的也只是一些表面化的问题,很多看不到的潜在隐患还是要靠日常的实时监管。
而同样重要的还有消防设备的完善,毕竟,一堆人的口水是灭不了火的。
一个个生命的逝去都在告诉我们,安全问题不可小觑,必须全面整顿,做实事补实洞,将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