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品中心 系统方案 服务热线
两会声音|两会代表谈消防

2024年全国两会正在进行中,消防安全作为影响社会发展和公共安全的重要因素,在历年两会中都备受关注。回顾2023年两会,有多位代表从“加强无明确责任主体的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农村消防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智慧消防’建设迫在眉睫,让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远离火灾”等方面提出要加强社会消防力量建设和火灾防控能力。

2024年,代表们又提出了哪些有关消防方面的建议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01 全国人大代表李燕

《关于强化居民小区消防安全治理的建议》:强制小区规划一定区域为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点,强化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管理;加大消防违法处罚力度;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物业管理服务评价范围。

国家消防救援局发布数据显示,近年来高层建筑火灾呈明显上升趋势。“住宅火灾正在成为影响人们生产生活安全的‘头号杀手’,我国消防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李燕说。

国家消防救援局数据显示,2022年接报的电动自行车火灾事件1.8万起,较上年上涨23.4%,其中在居住场所中发生的因蓄电池故障引起的就有3242起,比上年上升17.3%

李燕建议:对于新建、改建、扩建居民小区的,要求强制规划一定区域作为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点,并在停放点设置充电设施,并引进智能化管理,在电梯设置识别报警系统,禁止电动车进入电梯。

李燕认为,电动自行车火灾的发生,一方面与居民的安全意识不强有关,才会出现电动车进楼入户、停放在安全出口等违规行为;另一方面,也与电动自行车及电池本身的质量有关。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3年对117家销售单位的229批次电动自行车开展抽查,结果有45批次产品检查不合格,这都为日后隐患的来源。

李燕建议持续强化电动车生产和认证源头管理,加强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的国家监管,制定严格的评估标准,进行全环节监控,杜绝废旧电池以次充好再次流入市场。

李燕建议加大消防违法行为处罚力度,情节严重的要加大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处罚力度,加大威慑力量。


02 全国人大代表周善红

《关于加大古城保护与城市更新支持力度的建议》:由住建部统一组织编制相关消防设计技术要点。

“各地古城大多面临建筑耐火等级较低、建筑防火间距不足、消防车道不畅、消防水源不足等问题。老城区并不具备大拆大建的条件,需要在更新上下功夫。”周善红表示,现阶段我国城市建设已从外延式增量扩张进入内涵式存量更新的发展阶段,基础设施补短板、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城市生态修复等成为城市建设的重点。

周善红发现,目前国内不少城市在古城保护更新过程中均编制了地方性消防设计导则,这也导致了古城改造提升事项在不同城市的消防设计标准存在差异。此次两会,他建议,由住建部统一组织编制相关消防设计技术要点,针对历史古城消防工作特点,重点突出防火控制区、防火隔离带、微型消防站(车)、市政消火栓、简易喷淋和火灾自动报警的设置。

03 全国政协委员伍爱群

《关于加快推进我国基层应急消防体系改革的提案》:完善保障机制,推进基层应急消防体系改革。

伍爱群提出,要健全基层应急消防责任体系,严格推动落实属地、部门、单位和现场工作人员“四方责任”。

建立基层应急消防组织架构,全面落实基层应急管理和消防工作责任,全面构建扁平化指挥体系,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和开放共享的管理平台。

完善基层应急消防政策保障机制,完善全天候专人值班值守制度,履行应急值守、信息收集和上传下达、应急响应和协调指挥等职责。

04 全国政协委员张金英

“建议从顶层入手,加强地方立法。”大力推进社会单位风险隐患“自知、自查、自改”和公示承诺制度,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各级规划、住建等负有审批责任的部门,要严把消防安全源头准入关口,在工程项目审批阶段,多听取消防部门的意见建议,决不能擅自降低安全门槛。

张金英建议,要充分运用技术手段,提高全社会预防和抗御火灾的整体水平。针对“九小场所”监管难题,要摸清底数、纳入系统,督促商户加强隐患排查整改,实行动态监管;针对违规动火作业,由主管部门建立电气焊作业管理平台,扫码验证、实时报备、警示提醒,杜绝无证上岗;针对燃气使用管理问题,推广安装智能联网、远程关闭的燃气报警装置。

05 全国政协委员李孝轩

李孝轩认为,因高层住宅体量大、功能复杂、人员密集,危险源、易燃可燃物多,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极快,难以在第一时间进行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救援难度大。

为最大限度减少高层住宅火灾事故,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他拟建议加快研发和应用高层住宅逃生设备。组织科研单位,加快推进高层住宅逃生设备的研发、推广和应用,建立相关产品质量行业安全标准。

06 全国人大代表孙晓颖

《建议有条件的小区电梯加装电动自行车进入系统》

孙晓颖建议:加大集中充电设施建设力度,加强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源头安全监管,严厉查处违规停放充电行为;借助智能监管夯实防控基础,利用智能充电控制设施、火灾自动报警设施以及自动灭火物防技防措施,实现安全隐患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理;加强对电动自行车或电池违规进楼入户的实时监测预警。

 

还有很多代表在为了我国的消防安全工作献言献策,消防监管工作也逐渐朝着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能更高效更及时的发现隐患,减少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