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学校安全是维护学生生命安全的基石,保障学生安全是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只有在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下,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对校园安全的监管,预防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场所,特别是包括学校、银行、医院等人员密集型的场所倾向于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式来辅助安全监管,以提升消防监管的及时性、精准性。
近日,江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印发了关于《江西省教育系统智慧消防(视频监控)平台建设方案》的通知。方案部分内容如下:
建设目标
在全省教育系统学生密集场所的出入口、消防通道、走廊过道、楼梯等关键控制区域,安装智慧消防物联网终端及视频监控设备,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监控平台实现实时、精准、远程监管,对消防安全隐患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坚决管控和整治学生密集场所突出风险隐患,坚决防范和遏止群死群伤事故发生,切实保障学生生命财产安全。
建设范围
本方案所指学生密集场所,是指面向中小学生(包括3至6岁的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点,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专修学院),青少年活动中心,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和各类学校(幼儿园)的宿舍、教室、功能室、实验室、实践实训基地等。
建设内容
根据当前学生密集场所实际,按照全过程且实时的智能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目标要求,开发建设监控平台,统览消防安全态势感知,实现智慧消防监管。
(一)配齐监测设备
在学生密集场所的出入口、消防通道、走廊过道、楼梯等关键控制区域,配备移动终端报警功能的独立式烟感火灾探测报警器,同时安装足够、符合国标要求的摄像头(出入口摄像头须配备音柱)和智慧用电装置,实现消防安全隐患全方位、无死角监控。烟感火灾探测报警器、摄像头和智慧用电装置全部接入监控平台。
(二)可视化大屏
基于全省地理信息图,一屏统览全省学生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态势感知,清晰展现各项消防安全信息统计情况,包括学生密集场所的现场视频、摄像头在线、消防设备告警趋势、消防安全隐患、违规行为预警及处置情况等,并对学生密集场所的关键控制区域实现数字孪生 3D可视化。
(三)消防即时预警
学生密集场所的独立式烟感火灾探测报警器和智慧用电装置接入监控平台,并将火灾报警等数据传送至监控平台;一旦出现火灾隐患,监控平台自动报警,提醒学生密集场所法人及经营者、第三方消防建设维保单位和县级教育主管部门,进行隐患排查和第一时间处理,实现智能监测、闭环管理;隐患报警逐级上报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
(四)视频AⅠ即时告警
将学生密集场所摄像头接入监控平台,通过AI智能算法(抽烟识别、消防通道人员拥堵检测、消防通道占用检测、消防设备在线识别等智能算法)对视频流或图片流进行分析,识别发现消防设施、消防通道和场所周边出现隐患情况时,系统自动产生告警信息,并即时发送给学生密集场所法人及经营者、第三方消防维保单位和县级教育主管部门,也可通过语音模块直接喊话场所值守人员。
(五)线上巡查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通过监控平台对辖区内学生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进行线上巡查,特别是消防通道违规占用、违规用火用电等,实现对可疑隐患画面进行人工抓拍、出入口服务台喊话,跟踪隐患处置结果,形成隐患记录处置完整闭环。
(六)隐患排查
通过监控平台,定期对学生密集场所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组织消防演练;对隐患排查和处理情况,及时跟踪管控。
(七)培训考核
建设消防安全知识库,包含消防安全等法律法规文件、消防应急处置等音频视频资料、课件等,为学生密集场所开展管理人员、从业人员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提供参考资料。省、市、县教育部门通过监控平台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及考试。
(八)客户端功能(APP)
通过APP客户端,学生密集场所管理人员、第三方消防维保单位、省市县教育部门可实时接收告警信息,查看学生密集场所内消防安全监控运行状态,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任务处置、告警工单处理等,提供学生密集场所关键控制区域的数字孪生3D可视化。
建设方案的重点,是利用烟感探测报警器、智能摄像头、智慧用电装置等智能设备实时监控校园重点部位的消防安全情况,通过智能识别、AI算法、数据分析来实现消防监管由人工被动化转为智能预警化,全面提升校园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环境中的烟雾浓度超过阈值,烟感探测器发出蜂鸣声,并将报警信号传送至平台;平台跳转出报警界面,显示报警器的位置,并可支持报警联动视频,即时查看报警区域画面。
智能摄像头或传统摄像头+视频分析器,能有针对性的对特定场景或动作进行采集识别(如抽烟识别、火焰识别、消防通道堵塞检测等),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智慧用电是用于监控用电线路运行情况的一种智能化监管方式,对影响线路安全的重要参数:电流、电压、漏电流、温度等进行实时监测,在出现超阈值数据时进行隐患报警并定位,为校园用电安全提供前瞻性管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