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是居住场所消防火灾的高发期,特别是自建民房,家庭用火用电量增大,但消防安全保障措施却跟不上,导致火灾多发,伤亡率高。
11月以来,就已接连发生多起民房火灾亡人事件,而且都是发生在夜间时段。
11月5日凌晨3时左右,广东阳西县溪头镇胜利街一民房发生火灾,现场搜救出来4名群众,经抢救无效全部死亡。
11月13日0时左右,浙江温州瑞安市塘下镇塘下南街一民房发生火灾,搜救出2名被困人员,经抢救无效死亡。
11月15日2时左右,贵州省铜仁市松桃县平头镇一民房发生火灾,现场造成3人死亡。
11月16日0时左右,广东省潮州市一民房发生火灾,造成5人死亡。
民房火灾多发且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分析:
1、民房即自建房,大部分民房在建设的过程中主要考虑的是生活便捷的需求,基本不考虑消防安全需求,如建设防火分区、使用不易燃的建筑材料等。而因为民房建设不受建筑消防安全制约,所以大家在建设的时候并不考量这方面的内容。火灾发生时,没有助燃物,火灾会迅速扩散。
2、民房一般都是一栋多层建筑或者是成圆形、正方形的连片建筑,这种建筑形式有助于火灾的蔓延。
3、民房内一般都存有大量的可燃物体,如家具、衣物、生活物品等,这些在火灾发生时都是助燃物,会加速火灾蔓延。
4、民房人口密度低,一家三五口人住一栋二三百平的房子,所以在某一个位置发生火灾时,可能很长时间都难以发现。特别是夜间,大家在卧室熟睡,客厅、厨房等位置发生火灾,很难及时察觉,极易造成伤亡。
5、民房消防设施缺失,目前而言,还是极少有民房会主动安装火灾报警器、烟雾报警器、灭火器等消防报警、应急设备,只能靠人工监管火情,这样很容易延误灭火时机。
自建房火灾的发生往往是因为用火不慎,特别是用电不当导致的。很多群众对用电线路的使用比较随意,即使时有跳闸、线路破损等问题,也并不在意,只要能用上电其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也是置之不理。
特别是当前处于严冬时期,大部分自建房都是自行采暖,各种取暖措施五花八门,比较常用的就是电热毯、小太阳等取暖设备,这些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长时间使用、线路超负荷使用等情况是极易发生火灾的,特别是夜间,如果没有及时关闭设备,现场人员的防范意识又低,诱发火灾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自建民房该如何保障消防安全?
首先,自建民房的建设也要按照建筑消防安全的标准来进行,要建立防火分区、采用不易燃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提高建筑的抗火能力。
其次,要加强监管能力,如果人员监管不能保证安全,就应该借助设备进行监管,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发现报警,为人员逃生和灭火抢占先机。
再者,一定要加强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提高群众的用火用电安全意识,从每个人的行为做起,从根源上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为了生活的舒适度,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愿意采用自建民房的形式来居住。为了保障全家人的安全,消防安全监管措施必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