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品中心 系统方案 服务热线
云南智慧用电为银行打造安全“护身符”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银行业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且,银行环境在信息技术的助力下,逐渐朝着智能化、电气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为此,大部分的银行都已完成了转型,传统的人工手动操作工作现在基本都有电子设备代替。

设备在不断更新,但是管理手段却跟不上步伐,导致整体用电安全隐患增加,近十年,我国整体用电安全事故发生率都较高,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较大的伤害。

2017年4月,《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开展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印发,强调用三年时间综合治理电气火灾工作,提高社会单位发现和处置消防电气安全隐患能力,全面推进电气安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提升地方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及社会单位电气防火管理水平。

2017年7月,《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印发,要求结合老旧高层住宅改造工程,推动安装电气火灾监测装置,利用电气火灾监测系统,加强数据搜索、分析和应用,实行智能检测、动态监测,确保安全用电。

2016年11月,《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消防责任自负以及自我管理、自我评估、自我提升的工作机制,确保本单位消防安全万无一失。

IST_24519_75085

银行用电存在的安全隐患

(1)管理手段落后

很多银行的用电管理系统处于无智能化、无网络化的管理状态,用电安全保护措施还是采用传统的断路器、剩余电流保护器等方式为主,无法实现对用电过程的监管。

(2)基础设计跟不上

有些银行建筑建设年代较久,当时的设计规范与现在的实际应用要求不一致,导致出现拉线接线、强行加载等问题出现,留有极大的安全隐患。

(3)设备管理难度大

设备使用中主要有安装随意、摆放无序、布线杂乱、接线凌乱等现象,非24小时设备24小时开机运行,24小时运行设备绝缘老化等问题均是诱发火灾的主要隐患。

(4)电能损耗浪费严重

银行场所内使用有大量的用电设备,从办公设备到业务运营设备,大部分的设备在下班之后是需要拉闸断电的,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却很难做到,大部分人的工作习惯是只关机不断电,这样电能消耗还在继续,不但浪费了大量资源,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银行智慧用电解决方案

银行.jpg

(1)用电线路实时监测预警

智慧用电系统能对用电线路进行实时监测,采集线路上的运行数据,包括电流、电压、温度等数值,通过对这些数值的分析来判断线路是否存在异常,实现事故发生前的预警。

(2)用电分路监测

智慧用电系统不仅能对主线路进行监测,还能通过智能断路器对每条分路进行监测管理,这样就能将管理细分到每一条线路,如具体某一个办公室的插座、电灯等。

(3)配电线路断电预警

银行是一个较特殊的场所,有些用电设备是需要24小时通电运行的,如监控摄像头、保险柜等,如果出现了断电,系统会进行报警提醒,便于安全人员快速到现场进行排查。

(4)分层分级监测管理

智慧用电可以将用电设备进行分层分级管理,如将设备划分为24h、8h、12h供电设备,根据不同层级的设备进行区别化管理,对于需要断电的设备进行定点断电,不需要断电的进行24小时供电监测。

(5)故障电弧监测预警

智慧用电系统中可对电弧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故障电弧快速报警提醒,减少故障电弧引发安全事故的概率。

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智慧用电安全管理系统,通过云计算、人工智能对银行营业网点、办公大楼、自助银行等区域的电气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预警,实现电气火灾在线综合治理。